前言看到爱棋道举办的征文活动,激起了记录孩子学习围棋路上一些经历的想法,这其中有苦有乐,也有很多学棋的疑问和困惑,一并向老师、棋童家长请教与分享。
明川学围棋源于五岁,在广州市少年宫启蒙,从接触棋盘棋子开始,还清晰记得当时明川朗朗上口给我念:“不走格子不走线,要走就走交叉点”的可爱小模样。每个周末上一次课比较轻松,幼儿园放学回家经常摆围棋为乐,这种玩中学的模式,既符合低龄孩子的特点,也满足家长不给孩子太多压力的初衷。
随着学习的深入,从单纯吃子到围空占地盘,孩子很快表现出对围棋的热情和兴趣,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学会了坚持,逐渐在去掉骄娇之气,面对困难和挫折开始有了自信和勇气,专注力方面也得到提高。
记得有一次,明川去上围棋课之前,爸爸在他的左右手分别写下:韧性、骄娇,以示提醒不急躁要坚韧、不骄傲不娇气,这节课业余五段老师和他第一次下指导棋,让九子,明川赢了,回来就兴奋的告诉我们,靠手上的“韧性”二个字赢了老师。
但是,学习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定段赛打入前三一举定二段以后,围棋学习遇到瓶颈,下棋显现大砍大杀的不良势头,为此家长的意见也出现分歧。我的观点是教育孩子讲道理为主,爸爸的意见是制定规则,该罚要罚,指出近期下棋沉迷大砍大杀的危害,开局明显领先,下很过分的棋,导致局面逆转,崩盘以后态度松懈。分歧的焦点是:要让孩子懂道理,而不是外力压制,外力消失就要为所欲为了;孩子懂道理但做不到,就要外力约束。
做家长真是技术活,有地方培训么?很快,大砍大杀的问题被遏制了,当然不是外力的作用,现实的教训比说教有用多了,在难度越来越大的实战中,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根本没有砍杀的空间,孩子意识到只有不下随手棋,不下过分棋,少出错棋,稳健冷静认真走好每一步才能下出有质量的棋,这种战胜自己的自我认识比战胜对手更有价值。
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孩子学围棋我们也关心成绩,成绩至少代表近期的学习质量。二段以后连续两次冲三段失利,失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搞清楚这个问题比成绩重要太多了,态度不端正还是方法不对头,练棋频率不够还是存在薄弱环节,家长在摸索思考,通过和爱棋道老师们的沟通,任课老师和助教老师专业的答疑解惑,老师从技术层面了解孩子有其独到之处,看孩子计算力和记忆力,算清楚下棋和稀里糊涂下棋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通过棋局看棋风,最能看出孩子性格特点,浮躁的被沉稳的一招击中,脆弱的被强硬的牢牢吃住,竞技运动都是残酷的,李世石输棋也满含泪水,更何况这些少不更事的小朋友,自然是被浮躁、脆弱虐得眼泪哗哗。
不论是输棋还是冲段失利,明川从来没有轻言放弃,正如孙雨婷老师所言,学棋的孩子都有不服输的劲头,经过长期磨炼,孩子会成长起来。我想明川学棋的主要问题是时间的问题,坚持努力,厚积薄发,围棋可以让我们改变,变得更好,变得更从容。
本文源自爱棋道学员黄明川妈妈的有感而发,如果您有要对作者表达的真知灼见,可在留言中进行答复。孩子教育还需要群策群力(✿◡‿◡)
上期“一个普通家庭的棋人棋事”得分 1001 (阅读*1 转发*5 点赞*3)
加群有惊喜!
爱棋道启蒙交流群272494953
爱棋道级位交流群612105960
爱棋道1-2段交流群310926333
爱棋道3-5段交流群428510899
现在将您的教育经验分享给“爱棋道”,就有机会获得:
【1学期免费课程】或【1局名师指导棋】
投稿邮箱 daodao@iqidao.com
点击了解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