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棋道原创
6802
道道
2020-07-13 15:56
他,85后,6岁学围棋,8岁横扫北京市同年龄组所有冠军;
他,与世界冠军同窗,多次赢过陈耀烨;
他,名校研究生毕业,放弃高薪国企,默默耕耘围棋教育。
问他后悔吗?他说:“从来没有过。”
他,就是爱棋道的雷雯老师。

雷雯老师在与孩子们下指导棋
光看这个标题,是否有种需仰视的感觉?
2年,从零起点到北京市冠军,而且是所向披靡的那种。
道道好奇:“你是围棋世家吧?”
雷雯说:“还真不是。”
雷雯第一次接触这种“黑白棋”,是在父亲的工厂里。
一群人围在那,“当时觉得这个‘五子棋’真好玩。”
难得儿子有强烈兴趣,父母自然乐意掏钱。
第一节围棋启蒙课上,雷雯还闹出了个大笑话。
“这不就是五子棋吗?”
雷雯的回答引得老师和同学哄堂大笑。
原来,雷雯一直想学的不是围棋而是五子棋。
就这样,6岁的雷雯“阴差阳错”地开始正式与围棋结缘。

雷雯(中)与小棋手切磋棋艺
每周,雷雯都要坐很久的公交车去围棋学校,无论刮风下雨。
当时的通讯条件远不如现在,如果有什么问题,只能攒到一周后去学校时请教老师。
与其他同学相比,雷雯当时只学了这一门课外兴趣班。他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围棋上。
“七八岁时,北京市几乎所有同龄组的围棋比赛,冠军都是我的。”
的确,一般学围棋的孩子,如果从6岁开始,七八岁时能打上段位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可雷雯当时已经打到业余2段。

雷雯(左)在1998年全国少年围棋集训赛上获奖
难道雷雯的学棋之路一直这么一帆风顺吗?
在2段升3段时,雷雯遇到了瓶颈期。
当时的雷雯二年级,每次比赛就像中了邪一样,比一场输一场。
比雷雯更着急的是父母,他们劝雷雯放弃。
雷雯顶着父母的压力,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升到3段!”
他开始发奋钻研围棋,每下完一盘棋都将棋谱记录下来,及时跟老师反馈。
这期间,父母也给予雷雯无条件的支持,骑自行车带着他跑好远的路去找老师。
雷雯从自己的薄弱环节死活题下手,经过一段时间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他下棋的胆子大了,敢于打入,敢于破空。最终自从越过了2升3这道坎,之后雷雯仿佛神助般,一路高歌猛进。9岁升到4段。10岁定到业5,12岁定段业6。
业余6段说来还有个小插曲。
当时雷雯参加一个全国少年集训赛,对手都是全国各地的高手。雷雯抱着得第一的心态参加,结果差强人意,取得了第六名。
雷雯当时很沮丧,可没想到后来却因此晋升业余6段。
“全国比赛前6名可以给业余6段。这都是后来才知道的”雷雯如是说。
雷雯可能过于谦虚了。
从业5到业6,看似简单的1段而已,但实际中间横亘着一个巨大的鸿沟。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全国通过业5的有几千人,而业6仅几十人。

雷雯获奖
说到这,很多家长会问,雷雯在围棋上耗费了太多精力,他哪有时间学习文化课?“我当时文化课学得比较‘一般’,但就是数学好,几乎都是满分。语文也就是得个95分吧。”此时家长会迫不及待地想问:雷老师数学学得好,围棋下得好,这两者到底有没有关系?“围棋需要有超强的计算力,所以学好数学挺关键的。”听了这话,有些家长是不是更着急了:我们孩子数学不好,是不是就学不好围棋了?雷雯(左一)与聂卫平合影(这张图片有彩蛋,你发现了么?)1998年,雷雯获得北京市少儿围棋比赛甲组第一名;同年获全国少年围棋集训赛第八名;1999年香港“盛华杯”,雷雯获得全国少年围棋集训赛第六名;2001年,雷雯获北京市114中杯围棋组冠军。随后,雷雯来到北京大宝围棋集训队冲段组,与陈耀烨、付冲等一起训练围棋。说到陈耀烨,大家应该不陌生,他是中国职业围棋运动员。24岁成为中国第12位围棋世界冠军。“当时和陈耀烨下棋,我基本能十盘里赢个四五盘。”雷雯自豪地回忆着。高中三年,雷雯潜心学业,从不跟同学提起自己拥有那么辉煌的过往。“高三快毕业时有部特别有名的日本动漫叫《棋魂》,讲的是下围棋的事。里面有个特别帅的人棋艺挺好的。我们班同学好崇拜他,我就跟他们说:‘这算什么,就是小菜一碟’。”雷雯的话引来同学惊异的目光,他们才知道,同窗3年,身边竟然坐着位棋霸。说到这,道道突然意识到,雷雯高中中断围棋,只是把围棋暂时珍藏在内心的那个宝盒里。高中毕业,雷雯顺利考入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一家很有实力的国企。朝九晚五的生活没有一点波澜。6年国企生涯,就这样说再见就再见了。实践派的雷雯做事果然“雷”厉风行。就这样,雷雯来到了爱棋道,当了孩子们喜爱的围棋老师。每次课,雷老师都至少备课四遍以上,一遍遍预演,一遍遍查缺补漏。因为爱棋道属于线上授课,设备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雷雯就在每次上课时的电脑边,再准备一台充满电的笔记本电脑和一部手机,以备不时之需。课桌上会铺一层厚厚的桌布,以避免上课时因喝水放下水杯时发出声响。不过,这里有个不太好“商量”的家人,就是雷雯家两岁的小宝宝,有时上课时会突然大哭。雷雯早就想好了对策,万一孩子哭,他就和上课的孩子们说:“小朋友们加油啊,争取这道题全对,你看前面没全对,都把小宝宝急哭了。”为了让孩子们专心听、有兴趣听,雷雯会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先教简单的,再一点点加难度。比如,在电影《复仇者联盟3》上映时,里面出现了无限手套,需要集齐各种宝石才能发挥巨大威力。雷雯就买了这个手套,课上拿着它给孩子们看:“你们学围棋也相当于有这个手套,在你们掌握了计算、定式、布局、中盘、官子以及价值判断后,你们也有了超能力,可以轻松打败对手了。”看着感兴趣的道具,听着这么有带入感的激励,孩子们上课的热情非常高涨。就是这样每一次的精心准备,雷老师的课堂气氛总是热火朝天。在爱棋道有个逐梦学院(I-6年级——I-8年级),学员水平普遍在业余2段到4段之间,名字的含义就是帮助这些孩子们实现业余5段的梦想。雷老师就是在逐梦学院循环带班。四年间,他曾带领几千名学员在围棋中探索棋艺。雷雯紧密围绕爱棋道的“一学二练三做题”教学理念,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教的学员半年升级升段率达70%,全年达到100%。“这个不光是我的班级,爱棋道年级课的要求就是这个。”雷雯老师如是说。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学围棋一定要有天赋。雷雯却认为与天赋无关。他认为,比学生天赋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思维模式。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老师,会认为任何一个孩子只要通过努力,都能学好围棋。道道采访雷雯过程中,雷老师总说,现在的孩子学棋条件比他当年好多了,他特别希望孩子们能珍惜。“我除了传授围棋技艺外,还希望孩子们能学到人生的真围棋。”从国企回归围棋,是围棋的召唤,也是雷雯内心的呼唤。“那种感觉就像重新活了一次,换了一种活法。每天都被包围在围棋的元素中,感觉很幸福。”雷雯感慨道。除了给孩子们教授围棋,雷雯还对公司内不从事教学工作的不会围棋的同事定期普及围棋知识,他希望让所有人都爱上围棋这片浩瀚的大海。采访雷雯老师给道道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低调内敛和谦虚谨慎。这大概也正是围棋道法中蕴藏的深刻含义吧。他说,先开始教孩子围棋,尤其是低龄孩子时,他经常很不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都不能听懂、不能理解呢?”后来,他采取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他作为业6级别能理解的问题,自然与一个6岁孩童理解的问题不在一个维度上。自那以后,雷雯教课都会多一层想法,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话术去说,效果好了很多。最后,用雷雯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学围棋,就是学做人。